網路勒贖激增 政府不鼓勵付…但卻可抵稅

勒索勒贖軟體攻擊事件激增,不少受害企業最終支付贖金解決,儘管政府要求受害人者不要向網絡犯罪分子付款,但國稅局的一項做法似有鼓勵付款解決之嫌,因為贖金可以抵稅。
國稅局並沒有明文說明向勒索軟體支付贖金的規定,但多位稅務專家表示,根據法律和既定的指引,通常是允許將贖金作為免稅額。
政府當局認為支付贖金等於變相鼓勵犯罪分子,也違背執法部門的建議;然而,正如一些稅務專家所說,既然可以抵稅,付款解決自然是受害者的一線希望。
國會眾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的最高階共和黨人卡特科(John Katko,紐約州)認為,這種做法與政策有點不一致。
加州聖他克拉拉市網路安全公司派拓網路(Palo Alto Networks)的數據顯示,勒索軟體已成為數以十億元計的犯罪手法,去年每個受害者平均支付金額超過31萬元,比2019年增長 171%,此外還未計算所帶來的影響。
上月燃油管線營運業者「殖民油管公司」(Colonial Pipeline)遭勒索軟體攻擊後,美國部分地區出現汽油、天然氣短缺,最終支付了75個比特幣的贖金,相當於440萬元;全球最大的肉類加工公司JBS受攻擊後,也無聲無息地支付1100萬元贖金給駭客。
稅務專家指出,公司企業一直可以從傳統的犯罪行為扣除損失,例如搶劫或貪污等,因此向勒索軟體支付贖金也完全有權要求抵稅;一家稅務公司的律師說,贖金完全符合「必要費用」的定義;但塔夫茨大學(Tufts University)網絡安全政策教授喬瑟芬‧沃爾夫(Josephine Wolff)直指這是鼓勵犯罪活動。
聯邦調查局(FBI)局長雷伊(Christopher Wray)稍早在國會作證時說,政府的政策是公司企業不應因為種種原因而支付贖金。
目前沒有多少受害公司向國稅局要求抵稅的統計數字,但若受害公司的損失是由保險支付的話,就不能用以抵稅。
紐約州
眾院
上一則
養老院禁擁抱、探視限時 防疫嚴挨轟:保護老人到死?
下一則
拜登愛犬「冠軍」13歲離世 第一家庭不捨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